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微信营销 > 微商动态 > 互补、嵌入、引领,中国出海企业如何应对“产能过剩论”?奇瑞、海信和天合光能公司负责人这样说⋯⋯ | 每经网

互补、嵌入、引领,中国出海企业如何应对“产能过剩论”?奇瑞、海信和天合光能公司负责人这样说⋯⋯ | 每经网

作者:   来源:  热度:31  时间:2024-05-09
每经记者 于怡朗 每经编辑 杨夏 中国出海企业如何应对“产能过剩论”?近日,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尹同跃、海信集团控股

每经记者 于怡朗    每经编辑 杨夏    

中国出海企业如何应对“产能过剩论”?近日,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尹同跃、海信集团控股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贾少谦、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等人做客央视《对话》栏目,就“中欧之间的经贸往来”这一话题展开讨论。

图片来源:CCTV对话微信公众号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在录制现场注意到,三位布局全球的企业家以欧洲为产业出海热门目的地,分析了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的最新心得和挑战。

贾少谦认为“产能过剩”本身是个伪命题,在全球化的趋势下,产能和需求永远处在动态的平衡当中,这都是非常正常的市场规律和资本流向;上海交大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林雪萍进一步指出,“产能过剩论”的潜台词是利益分配。

“走过的路也要让它长草,这样可能会好一些。”谈及出海,尹同跃表示,每一个政府都有保护本国工业的责任,出海的中国企业在学会换位思考时,也要学会错位竞争,不要和当地的竞争对手抢客户,要发挥互补性,“我做你本身做不了的东西,反过来增加我们的利润”。

“一些限制(的存在),我觉得都是我们往上提升的一个力量。”高纪凡介绍,十多年来,中国光伏逐渐成为全球的领军者,目前全球光伏领域的大部分标准都是由中国企业牵头制定,“我们中国的企业一分钱的补贴不要,我的竞争力照样是全球领先”。

“产能过剩论”的潜台词是利益分配

4月以来,关于“产能过剩”的争论逐渐升温。

有观点称,中国现在的经济规模太大了,以至于世界其他国家难以吸收这一巨大产能。

“‘产能过剩’本身也是个伪命题。”尹同跃表示,价格过度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特征,目前汽车行业正好是新旧产能切换的时期,传统汽车产能或有过剩情况,新能源产能还处在一种不够的状态。

贾少谦对尹同跃的看法表示认同,他表示,产能和需求之间永远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当中,这是非常正常的市场规律和资本流向,“(产能过剩)这种提法我认为不是个经济提法,(也)不是个市场提法”。

林雪萍进一步指出,“产能过剩论”的潜台词是利益分配。他认为,“产能过剩论”触动了汽车和绿色技术这两个基本盘。

此外,中国同样需要一个系统的顶层设计。欧盟是一个法律非常健全的地区,贸易、出口管制和投资是西方常采取的三个措施,林雪萍表示:“不仅仅是企业要去应对的,也需要可能我们的国家,我们整体要去思考的问题。”

中国新兴企业融入欧洲市场是“双向奔赴”

2024年第一季度,奇瑞集团销量为52.96万辆,同比增长60.3%,其中出口销量为25.34万辆,同比增长40.9%。新能源汽车方面,奇瑞集团销售新能源汽车60133辆,同比增长124.3%。

此次北京车展,奇瑞带来了四个品牌的27款车型,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过80%。同时还带来了新能源、智能化领域的一系列突破式成果。

谈到海外市场,尹同跃表示,到欧洲去是挑战也是战略选择。大众、奔驰和宝马等欧洲车企投资中国也培养了中国汽车市场,欧洲的法规和碳税要求也比较高,如果中国产品能被欧洲客户接受,“我想在其他市场就容易被接受”。

从产品出口到品牌运营,最后到本土化的全球化模式,海信在打开欧洲市场方面颇有心得。贾少谦表示,在欧洲,海信布局了5个工厂,6个研发中心,有20多个销售机构和办事处,“在欧洲雇佣了超过1万名员工,在当地为海信工作”。

欲戴皇冠,必承其重。贾少谦直言,欧洲市场是一个品质感很强的区域,与中国单个产品不同,欧洲的厨电和冰柜都是超薄的嵌入式设计,此外欧洲人对冷冻的需求更多,这种需求的丰富性会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,“我们要与整个当地的社会,整个的产业链条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”。

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到新兴产业走出去的过程,林雪萍指出,20年来中国企业经历了“外资依附”“成本驱动”和“全面融入”这三阶段。林雪萍认为,欧洲消费者和品牌商的心智比较成熟,法规导向也比较明确,“我觉得在欧洲这里过关了⋯⋯全球化的这门课我们就毕业了”。

限制措施推动中国企业技术创新

《经济日报》报道,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(CBAM)即“碳边境税”从2023年10月1日起正式启动,进入过渡阶段。欧盟计划在2026年开始正式征税,按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提高进口门槛,届时出口欧盟的产品将面临相关的排放税。

“从技术角度讲,我觉得这(碳边境税)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好事情。”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欧盟工作委员会会长杨拴昌表示,欧盟从2026年开始会对进口产品的所有生产环节的碳足迹进行一个分析,中国企业应该将“碳边境税”当作技术进步的一个推动力。

高纪凡表示,天合光能两年前就与青海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,双方合作共同打造“源网荷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”。他介绍,从矿山一直到终端产品,该产业园都是用零碳的太阳能和水电来制造,“我们的产品都比欧洲产品的碳足迹更好,碳含量更低”。

未来,构建全球统一的零碳体系是当务之急。高纪凡指出,中国的零碳体系必须和欧盟甚至和全球其他国家对接起来,全球化的碳足迹体系,“实际上是系统性同时公平性的体系”。

在中国企业出海的过程中,时常会遭受“反倾销、反补贴”的指责。

“补贴这个事儿,欧洲政府实际上做得很多。”尹同跃表示,每一个政府都有保护本国工业的责任,出海的中国企业在学会换位思考时,也要学会错位竞争,不要和当地的竞争对手抢客户,要发挥互补性,“我做你本身做不了的东西,反过来增加我们的利润”。

尹同跃指出,西方国家的企业并不认为自身比中国企业差,当发现竞争力不如中国时,会天然地想到中国企业是有额外的力量在帮助他们取胜。高纪凡表示,对方的矛盾心理是显然存在的,“现在他们(西方国家企业)开始逐渐的需要接受中国制造成为精品,(是)这样的一个过程”。

阅读推荐

广告位 ID:2 320*120

登录

使用微信帐号直接登录,无需注册